Toggle navigation
Home
Note
About
年销售额过9亿的农庄怎么做到的?
王佳亮
对很多休闲农庄来讲,其营业收入不单单是由餐饮、观光门票构成,农庄自营产品销售在运营规划中也占了较大的份额。但现实往往是,游客在农庄中玩的尽兴,对农副商品却兴致缺缺。“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并引导其消费”是值得新农人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邻国日本的一些著名农庄在产品运营上取得的成功。比如北海道的富田农场,主打花卉观赏,没有门票售卖,更没有强制性消费,但它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九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五千四百万)。这跟它为游客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将产品带入到一个富有情感的消费环境中有着很大的关联。
消费动机:由需要到喜欢
农庄是一个露天、开放性的场地。客观来讲,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销售农产品,更具优势。像日本富田农场主打的花卉景观,虽然并没有设置门票,但农场主仍然很用心地做好花海的视觉效果,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花卉种植。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拉动了客流量。
在大片的薰衣草花海中,游客尽情地拍照,而在花海旁边的商店,正是农场的“核心”。各类薰衣草产品,精油、香氛、零食……农场自有的产品,自然而然的带动了“二次消费”,绝非“淘宝爆款”之辈,加上农场中会有花卉的说明、功效解释,又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诱惑”?
同时,富田农场中还有着日本最大的干花展示空间。农场主邀请的国外著名花卉设计师进行整体设计,在充满香气的花海中,一把不会凋谢的干花在顾客眼中就是装饰的绝好物件,喜爱之情涌上心头,消费也就形成了。
抓住味蕾:是好奇心不是味道
虽说,农庄的发展不能光靠“吃”,但是没有餐饮业的辅助也是万万不行的。我们一直在强调“特色”,因为人们总是会对没接触过的东西抱有好奇,并由此引发消费。农场中的食物的确是要追求美味,但反过来想,与外面饭店同样菜色的“美味”,必然会让顾客缺少兴致。所以要注意运用农场材料,最大限度突出当地特色,做到差异最大化。
富田农场的薰衣草冰淇淋、各类鲜花零食,不知有多少人会慕名前来,只为感受一下之前没接触过的味道。暂不论味道是有多么美味,至少它带动了人们在农场的消费。在后续完善中,不停地推出“限时”美味,让游客在经典与独特中作出选择。
正如前一阵网上大火的“史上最难喝的五种饮料”,其实也并没有难喝到无法下咽,但就是这么一个噱头,让网民们跃跃欲试,销售量也随之迅猛增长。
当农场类型相似、环境条件相仿,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吸引消费者的体验与产品,一个强有力的消费场景建立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商品为道具,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使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口、耳、鼻、眼、心同时感受到“情感共振”式的体验,激发消费者的共鸣,进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值得注意的事,消费场景是建立在消费者需求之上,不同的产品自身也有不同特点,在消费场景打造时,要注意结合农场本身的特色以及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来打造,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大休闲时代悄然而至,各方大佬纷纷出手布局农业,从诞生起就与旅游有着不解之缘的休闲农业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大江南北,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拐点,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根据像以上这种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想要做好休闲农业、主题农庄千万不要踩下面这7种雷!
1.做系统,忌傲慢无知
休闲农业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系统,包含了资金、成本、管理、人才、团队、营销、产品、推广、策划、规划、建设施工等方方面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乃至企业的运营。只有搭建了健全的系统,才能有效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彰显价值。
单个项目是园区的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要做系统,用系统的工程去解决项目每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才能维持项目的正常运作和长远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和运用,在该视角下多方面运营,无疑给整个平台打下良好基础。
做休闲农业如果没有系统的大格局、没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往往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项目还没落定,就难以为继了。许多经营者和投资者往往自以为是,自认为见多识广,既不策划,也不规划,天马行空,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结果可想而知,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2. 做阳光,忌偷梁换柱
休闲农业本来就是生态、绿色的光明的产业,因此作为经营主或投资者首先得存良心、有良知,甘于做阳光下的产业。无论是休闲农业项目还是产品都需要在诚信、守法、安全的范围内进行,要像大树一样,扎根土地,力求向上,吸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这样的企业和项目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下去。
如果一个企业在项目操作上李代桃僵,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休闲农业的旗子,走着跑马圈地的路子;或者在产品生产上以次充好,以假代真;这样即使一时拿下了项目,或者获得了短期的收益,但由于老板人品不高,心术不正,只能是误国殃民,祸害当地老百姓,最终将受到唾弃。
3. 做内质,忌表面功夫
内容是王道,品质制胜,这是市场亘古不变的真理。如何瞄准目标客户群,将项目和产品的内容做到出奇、出新、出彩、出色至关重要。注重客户体验,物超所值,其实是对品质的更高要求。
对于休闲农业项目而言,优势产业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盈利以及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需从自身优势产业着手,树立自己的强势品牌,建立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农业产业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旅游、服务等产业是其价值提升的关键。
没有产业支撑的项目,或只是为了中看而去做产业的项目,都是很危险的。一般来说,一个农业园区内如果有10个项目,至少6-7个项目要盈利,其他2-3个可做公共配套,如果低于6个,那整体项目风险就很大。
4. 做模式,忌拿来主义
在做休闲农业项目之前,首先得结合资源条件、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尽可能科学、合理的制定好战略策划与规划设计,尤其是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运营模式、推广模式等需要重点思考,做到心有成竹,沟壑分明。
休闲农业是一种体验经济,游客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盈利能力,因此,一切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能力为导向,锁定高端顾客,腹部减肥,才能提升企业的利润。只有找准市场机遇点,正确预判市场走向,将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等元素有机融合,才能有的放矢,走向成功。只要在机制、模式、创意上不断创新,在跨界整合上下功夫,通过一产联动二三产,才能脱颖而出。
仔细甄辨资源差异、文脉差异、地域差异产品差异以及同质项目优劣势,在差异化上做足文章,做到比同类项目别出心裁,与同类项目互相补充,这才是品位,才是境界。切忌跟风,别人做什么,自己跟着做什么,这样只有死路一条,不是在同质化中淹死,就是在激烈竞争中拖死。
只要有赚钱的地儿,就有商业模式的存在。那么休闲农业到底怎样盈利?赚谁的钱?怎么样才能赚钱?就是每一个企业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决定企业存活的关键。但是由于定位不同、地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历史人文不同、民俗文化不同,每个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就会不同。各个企业的处境不同、底蕴不一样,具体的管理模式也就不尽相同。
5. 做长线,忌鼠目寸光
农业是典型的慢热型产业,投入大,比较效益低,回报周期长。因此,注定做农业必须“风物长宜放眼量”,经营者必须有高格局,有大气量,有长远的目光与投资打算。
一个成熟农业产业的培育,譬如种植业,短则2-3年,长则5-10年。因此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毅的意志,扎根基础产业,不断坚持,才能迎来丰收的喜悦。如果投资者心浮气躁,只想着2-3年要丰厚的回报,或者仅仅是冲着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而去,那么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被套牢,或者压根就成不了气候。
6. 做减法,忌贪大求全
休闲农业是高品质、高附加值、高边际效益的产业,产业是基点,生态是看点,文化和服务是卖点,宜精不宜粗,宜深不宜浅。例如上述薰衣草项目,既可做现成的装饰品,又可做精油、护肤品、美容品等深加工产品,也可以打造成农业景观,把产品做精致,做到极致,才是真正的出路。
而目前很多休闲农庄总是贪大求全,这也种一点,那也养一点,看起来繁华似锦,但是因为盘子太散,无力驾驭,做出来后要规模没规模,要特色没特色。
因此,在做休闲农业项目时,一定要简约化,做精品,删除一切可有可无的项目,删除一切无关紧要的装点,特色也就显露出来了。
7. 做团队,忌单打独斗
在开放、包容、融合的大经济环境下,单打独斗的个人主义已经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团队合作成为休闲农业企业和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农业合伙人的概念和思维,抱团取暖,整合资源、资本、知识、技术等相关要素,在合作中共存、共荣、共赢,从而规避风险,获得安全感、归属感。
==========
笔记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2293318105876522&wfr=spider&for=pc
2018-03-01
2598 views
Home